音樂干預和正念減少精神疲勞的影響
精神疲勞是一種心理生物學狀態,由長時間的高要求認知活動引起,導致反應時間變慢和注意力缺陷。它影響專注的能力,并影響在給定任務期間做出最佳決策的能力。精神疲勞往往是交通或工作場所發生事故的原因,并可能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我們知道正念已被證明對壓力應對和認知表現有積極影響。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聆聽雙耳節拍可能會增加持續注意力。雙耳節拍是一種聽覺錯覺,被定義為一類認知和神經夾帶(Kirk 等人,2019 年)。
在一項新研究中,Johanne L. Axelsen (SDU)、Ulrich Kirk (SDU) 和 Walter Staiano(瓦倫西亞大學)測試了雙耳節拍與正念相比作為一種認知恢復策略的功效,以抵消精神疲勞對持續性精神疲勞的負面影響注意力。該研究還測試了正念干預是否會對現場新手組或有經驗的正念組產生影響,他們通過應用程序 Headspace 在基于在線的正念計劃中練習了 4 周的正念。
研究分為五個階段。在初始階段,對參與者的情緒進行了評估 (BRUMS),他們完成了持續注意力任務以衡量他們的思維走神 (SART)。第二階段包括90分鐘的精神疲勞治療(AX-CPT)。緊接著,參與者的情緒再次被評估,隨后進行了兩次現場干預:要么聽有指導的正念冥想曲目 12 分鐘?;蛞糗?帶雙耳節拍)12 分鐘。要求對照組放松 12 分鐘。在此之后,使用持續注意力任務測試干預的效果。
結果表明,在實驗誘導的精神疲勞狀態下,現場雙耳節拍確實對持續注意力有影響。有趣的是,在精神疲勞被誘發之前,有經驗的正念組在持續注意力任務上的表現明顯好于其他組。此外,在誘發精神疲勞后,該組的表現優于新手正念組和對照組。
結果,以及 Kirk 等人先前工作的結果。(2019),表明雙耳節拍可能有助于抑制走神和注意力集中,從而減少精神疲勞的負面影響。聽完音樂后,個人可能會感到更放松,精神疲勞的影響也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