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的表觀遺傳年齡和肺癌風險
表觀遺傳年齡是生物衰老的有力標志,與肥胖、低度炎癥和代謝疾病有關。然而,盡管人們對尋找生物標志物以協助肺癌篩查的風險分層非常感興趣,但很少有研究檢查不同的表觀遺傳年齡測量值與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在最近發表在Aging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塔夫茨大學、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 Dominique S. Michaud、Mei Chung、Naisi Zhao、Devin C. Koestler、Jiayun Lu、Elizabeth A. Platz 和 Karl T. Kelsey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Sidney Kimmel 綜合癌癥中心和布朗大學對 208 例肺癌病例和 208 例匹配對照進行了巢式病例對照分析,并使用存檔的診斷前血液樣本(從 1989 年開始)。
病例對照研究嵌套在 CLUE II 隊列研究中,這是一個主要由男性和女性組成的白人隊列,總部設在美國馬里蘭州。
研究人員寫道:“重要的是要通過多項前瞻性研究檢查表觀遺傳年齡是否與肺癌風險相關,以確定其作為潛在生物標志物的效用,以考慮在選擇高風險個體進行肺癌篩查時進行風險分層。” .
診斷前血液樣本于 1989 年收集(CLUE II 研究基線)并儲存在 -70°C。從血沉棕黃層中提取 DNA,并使用 Illumina MethylationEPIC BeadChip Arrays 測量 DNA 甲基化水平。使用條件邏輯回歸檢查與肺癌風險相關的三個表觀遺傳年齡加速(即生物年齡大于實足年齡)測量(Horvath、Hannum 和 PhenoAge)。
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三種表觀遺傳年齡加速測量值與總體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然而,在男性和年輕參與者中觀察到兩種 Hannum 年齡加速測量(內在和外在)的反向關聯,但在女性或年長參與者中沒有觀察到。此外,他們沒有觀察到從抽血到診斷的效果隨時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