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對精神疾病患者構成排斥風險
約克大學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嚴重缺乏數字技能,這意味著他們很難獲得越來越在線的關鍵服務。
該研究發現,患有精神分裂癥或雙相情感障礙等疾病的成年人更有可能缺乏數字技能,并且由于包括健康和社會護理在內的服務數字化而面臨更大的社會孤立風險,這一趨勢在 COVID-19 期間加快了步伐大流行。
該大學健康科學系的一個團隊進行的數字基本要求技能和熟練程度 (SPIDER) 研究評估了 249 名年齡在 21 至 84 歲之間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的數字技能。
該研究發表在《公共衛生觀點》上,得到 NIHR 約克郡和亨伯應用研究合作組織的支持,發現 42.2% 的參與者不具備政府基本數字技能 (EDS) 框架定義的基本“基礎”水平。EDS 為英國所有正式的數字技能培訓計劃設定了標準。
高級技能
參與者最常無法執行的基礎技能任務是更新和更改密碼以及使用設備設置來提高可用性。老年人、沒有工作的人、無法在家上網或患有精神病譜系障礙的人缺乏基本技能的風險最大。
更高級的技能水平是生活技能,包括設置電子郵件帳戶、使用搜索引擎和保持在線安全,以及工作技能,包括在專業在線網絡上設置和管理帳戶以及組織、存儲和共享信息。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一般人群(22%) 相比,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在基礎或生活技能方面出現缺陷的可能性 (46%) 是其兩倍。有工作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具備基礎技能,盡管就業在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中不太常見。
弱勢群體
盡管該研究中的大多數人 (85.9%) 都擁有數字設備,但這本身似乎并沒有減少數字排斥。